牛逼的手機供應商,你知道嗎?
一、玻璃面板
藍思科技是國內為數不多的生產高端玻璃面板的公司。我們現在使用的iPhone,其表面的玻璃蓋板,有一部分就是使用了藍思科技的產品。隨著2015年公司上市,藍思科技才慢慢被人熟知,要不然,他依然在湖南默默做低調的企業。
為蘋果提供玻璃蓋板的不只藍思科技一家廠商,作為老牌的玻璃蓋板制造商,伯恩光學在80年代就開始為各種產品制作蓋板。而隨著智能手機時代的將近,伯恩光學開始轉型為各大手機廠商制作玻璃蓋板,其中知名的客戶包括蘋果、三星、摩托羅拉等。據悉,全球市場每十塊手機玻璃屏幕就有一半產自伯恩光學。目前伯恩光學占了三星手機屏幕的70%份額,蘋果手機屏幕約60%份額,國內品牌中,華為、小米、vivo、魅族等手機屏幕也主要由伯恩光學提供。
世界第一是中國的伯恩光學,這是家港資私人公司,主要工廠在惠州市惠陽縣,不過其簡直是中國最神秘的手機供應鏈巨頭公司,至今連個官網都沒有,也一直沒有公布運營數據。 2016年1月,其創始人楊建文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伯恩光學2015年營業收入為300多億元,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屏幕玻璃供應商,全球市占額超過60%,預計2016年營業收入有望突破400億元。不過2016年營收真實數據如何,目前尚未披露,無從知曉。
事實上,有不少人是懷疑伯恩光學的營業收入是否真的有300多億的,畢竟從第三方掌握的進出口數據來看,其出貨量并沒有超過藍思科技太多,可以說不相上下。但是不管怎樣,這兩家是領頭羊是無疑的。
二、電池
作為老牌電池供應商,德賽電池在2001年就躋身中國電池供應商前10名。德賽電池從2011年開始為蘋果供應電池,而且公司絕大多數的產品都銷售給了蘋果,乘著這股春風,德賽電池的業績和股價也持續了幾年的高增長。
三、結構件
或許有人對“結構件”這種產品感到陌生。事實上,為了保持手機的功能性,各種精密結構件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例如iPhone上面的靜音按鈕和SIM卡槽,就是一個結構件。而iPhone的結構件供應商,就是來自中國的科森科技。
目前,手機及平板電腦結構件已經成為科森科技的主要收入來源,2016年全年營收達到10.93億元,占收入比例的87.49%。另外,科森科技的客戶不僅僅有蘋果,小米、樂視、華為等國產廠商也使用了該公司的產品。
四、手機芯片
中國臺灣的聯發科是全球第二大手機芯片企業,其處理器性能與華為海思相當,主要的優勢在于多核研發,其首先開發出十核處理器,也是全球芯片企業中首先研發出三叢集架構的。不過它在基帶技術研發方面要落后于華為海思和高通。
在國內市場,聯發科與魅族手機、紅米手機的合作,讓聯發科在中低端芯片市場的份額得到了穩固。
五、手機屏幕
在屏幕領域,中國以京東方為首已經開始崛起,2016年京東方的營收首次超過日本目前唯一的顯示面板廠家JDI。京東方也是中國手機零部件產業首家規模達到百億美元級別的公司。
顯示面板行業除了京東方以外,還有多家中國企業的營收都達到了100億的級別,例如華星光電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223.1億元,同比增長23.8%。深天馬2016年營業收入107.37億,同比增長1.97%,凈利潤5.69億,同比增長2.58%
2016年歐菲光的觸控顯示產品收入113.15億元,下降4.01%,占營業收入的42.31%。歐菲光產品收入得益于長期在薄膜傳感器上面的投入,其薄膜傳感器技術儲備很多,只是苦于就是蘋果還沒有突破進去,蘋果的觸摸屏現在主流還是玻璃傳感器,其薄膜傳感器現在只有一家日本供應商日本寫真,蘋果也想尋找第二供應商。 宸鴻科技一直想突破薄膜傳感器,苦于沒錢沒技術,兩者一拍即可,2017年3月,歐菲光出資51%,宸鴻出資49%成立合資公司。從合資公司的控股比例,可以看出雙方實力地位的差距,歐菲光一躍成為宸鴻科技的第二大股東,同時名義上成為蘋果的供應商。
在觸摸屏領域,歐菲光是全球主要觸摸屏生廠商四強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觸摸屏生產廠家,2016來自觸摸屏收入達到113.15億元。
在攝像頭模組領域,歐菲光也是僅次于舜宇位列全球第二。
在指紋模組領域,歐非光在全球可以說是具備壟斷地位,排名世界第一。
歐菲光2016年在指紋識別模組領域實現營業收入69.35億元,同比增長722.78%,作為指紋模組的龍頭企業,歐菲光憑借國內一二線終端品牌華為、OPPO、vivo、聯想、小米等大客戶資源優勢,保持平均月出貨量20KK,遙遙領先。
六、金屬外殼
比亞迪是中國最大的金屬殼供應商,是不是有點萬萬沒想到的感覺?
2016年,比亞迪電子營業收入367.3億元,比上年增長25.43%,凈利潤12.33億,增長35.8%,其中,ODM和OEM等組裝業務占大頭,收入為218.6億元,增長23.5% 。相比于做組裝,毛利率較高的手機零部件收入為148.76億元人民幣,增長28.2%,其中金屬殼為絕對的主要收入來源,為126.44億,比上年增長36.4%。比亞迪包括汽車在內整個集團的銷售收入2016年才剛剛突破1000億人民幣,一個小小的金屬殼竟然就可以占到集團收入的12%以上。 比亞迪生產金屬殼的一部金屬廠是比亞迪福利待遇最好的部門之一,年終獎大大高于比亞迪集團平均值。目前華為Mate系列,P10為主的P系列,以及三星的S8為首的S系列,其金屬殼均主要采購自比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