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印光澤度的測量原理和方法


       膠印是平版印刷的一種,簡單來說膠印就是借助于膠皮(橡皮布)將印版上的圖文傳遞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方式,也正是橡皮布的存在,這種印刷方式得名。印刷制品表面光澤度是其產品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情況下印刷基材和印刷工藝的不同很容易出現光澤度差異,本文主要介紹膠印光澤度的測量原理及方法。為了監測膠印外觀質量,就可以使用光澤度儀來進行測量。

       一、膠印光澤度如何表示?

       雖然光澤與物體表面的鏡面反射有關,但也與觀察者的生理和心理狀態相互作用,因而不能單純地以鏡面反射的物理測量來表征。Hunter提出6種表示方法,其中鏡面光與反射光澤兩種適用于印刷業和造紙業,已被廣泛采用。

       鏡面光澤(Gs)系物體表面鏡面反射光量(S)與入射光量(I)之比,如下圖所示:

鏡面光澤與反射光澤

       當入射角采用85°時,測量結果稱為光澤,一般用于描述低光澤表面。反射光澤(Gc)又稱對比光澤,系物體鏡面反射光量(S)與總反射光量(D)之比值。

       二、膠印光澤測量應該選擇什么角度?

       使用光澤度儀測量膠印光澤。大多數光澤度儀是測量物體表面反射率,即鏡面光澤,測量時所選入射角度不同,結果不同。入射角越大,鏡面反射率越大,光澤越亮。

       由此可見,光澤高低不僅取決于物體的表面特性,而且取決于測量角度。置于采用何種角度測量為宜,目前還沒有通用標準。一般,對于高光澤表面采用小角度測量,如45°,對于低光澤表面則采取大角度進行測量,如60°、75°等。目前,許多光澤度儀的角度都是可調的,供任意選擇。此外,Hammel還發現,光澤不僅取決于測量角度,還取決于照明和觀察所采用的角度范圍。

45°光澤度儀

       三、不同觀察角度的反射率分布

       如上圖所示為45°照明、不同角度觀察印刷品所反射光的相對量。圖上的兩條曲線分別代表在涂料和非涂料紙上印以相同的油墨的情況。從圖中可見,涂料紙印刷品表面平滑均勻,45°觀察時(鏡面方向),其相對反射光量有一個高而窄的峰。角度只要輕微有些變化都會明顯地影響光澤值,所以必須非常準確。非涂料紙的印刷品的反射率分布曲線則相當平緩,最大反射率并不在45°,而是偏移到約55°左右的方向上,這是因為紙張表面粗糙使印刷品表面形成許多不規則的斜頂,當平行光束照射時,入射角在各點是不相等的,有的大于45°,有的小于45°。如果這兩種情況的概率相等,則由于角度大于45°的反射光多,造成最大反射率偏移到大于45°的方向上。

       總而言之,測量光澤度的角度因使用的紙張、油墨不同而異。所以使用光澤度儀測量時應根據不同情況選擇相應的角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穆棱市| 平和县| 武汉市| 广饶县| 西青区| 屏山县| 三河市| 绥中县| 平原县| 信丰县| 纳雍县| 井研县| 筠连县| 宜章县| 五指山市| 宜宾市| 增城市| 淮北市| 呼伦贝尔市| 双流县| 玉环县| 定兴县| 定西市| 五华县| 定南县| 皮山县| 巧家县| 德化县| 哈密市| 横峰县| 南木林县| 内乡县| 嘉黎县| 叙永县| 乳源| 五大连池市| 墨玉县| 城步| 克拉玛依市| 金乡县| 浦县|